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风采 - 在校生团队

在校生团队

医腐科技:全球首创的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平台

创始人简介

项目创始人李晓刚教授是我国材料环境腐蚀与防护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会士,国际防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会士,欧洲腐蚀联合会会士。国际冶金类顶级期刊《Corrosion Science》顾问编委、Nature系列刊物《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副主编。

李晓刚教授

李老师深耕腐蚀领域二十余年,领导创建了国内最大的材料环境腐蚀试验与共享平台和数据量最大的腐蚀数据库,成为材料腐蚀信息学的奠基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授权专利145件,出版专著13部,发表Nature在内的SCI论文700余篇,EI论文113篇,引用10000余次。

团队及项目情况

中国科学报报道

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团队成员奋发拼搏,创造出累累硕果。团队构建了全球首个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平台,完全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动态可视化与智能预警,并开发出适用于电子、桥梁、管道和大气领域的多个应用级产品,为解决航天、海洋、石油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材料腐蚀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医腐科技项目被院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技术成果还被中央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团队其他核心成员

医腐科技团队成员共14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在读6人,硕士及硕士在读4人。成员间专创融合,分工明确,创新研发能力强,科技转化经验丰富。

团队三位核心成员

吴伟,团队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的博士,统筹团队的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执行决策。同时,他专注于腐蚀安全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开发,现已申请国家专利2项,一作发表SCI论文近20篇,主持川藏铁路、马尔代夫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共4项,获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杨小佳,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的博士,职责聚焦在项目软硬件的开发方面,着力于腐蚀传感器与采集器的设计、优化及腐蚀大数据系统的开发。现已一作发表SCI论文5篇,深度参与川藏铁路、国家电网等项目共5项。

李清,市场部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的博士生,主要负责项目上下游对接及商务合作的洽谈,同时,他还参与传感器与采集器的安装调试工作。现已申请国家专利1项,一作发表SCI论文1篇,深入参与川藏铁路、国家电网等合作项目共3项。

除此之外,团队还有来自腐蚀控制系统工程梯队的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腐蚀控制系统工程梯队具有国际一流的研究条件和师资力量,个性化的学生培养模式,鼓励创新。

在这里经过多年的培训,学生就业面宽广,能够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尔加里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进行出国深造,也可以在哈工大、北科大、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高校就业,还可以进入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北汽集团、宝钢等单位工作。

揭秘腐蚀 聚焦监测

生命终有期限,人体因器官寿命受限,材料则被腐蚀所威胁。人们的身体状况需要定期检查,那么材料的腐蚀情况也必须按时监测。

从日常生活到工农业生产,从尖端科技到国防建设,凡是使用材料的地方,都会受到腐蚀的威胁,腐蚀监测就是对一切人造构筑物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尤其是对深地深海、航空航天这些人类无法直接触及的领域展开监督和预测,通过实时在线监测实现对重大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障运行,节约成本。

软硬结合 精准施策

医腐科技团队聚焦前沿腐蚀监测技术,建立了首个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平台,通过直接监测腐蚀过程中金属得失电子的信号,自主获取实时连续的腐蚀信息。

直接监测腐蚀过程

团队的核心硬件是自主研发的多款集成化腐蚀监测传感器和高精度高频次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腐蚀传感器既可以小至芯片级,也可以长达2m,均可获得近10种多源异构的腐蚀信息,实现对精密电子仪器的在线监测。

芯片级硬件

数据采集器可实现连续化的稳定采集,其采集精度能够达pA级,频率30秒/次,通过实时连续的采集使年收集数据量较挂片方法扩大了109倍,真正引领腐蚀监测步入大数据时代。

团队的核心软件是优化的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基于31个国家级野外站与12个国外站点的腐蚀数据资源,结合多维智能关联数据库建设以及腐蚀大数据挖掘建模,实现了对海量腐蚀数据的高效筛选和腐蚀状态的智能评估与精准预测,形成了国际化的腐蚀大数据监测可视化平台,首次实现了在中国本土就能观测全球腐蚀数据的壮举。

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平台

多维合作 凝结硕果

目前,这一全球首创的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平台已在空天科技、电子通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一带一路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工程应用,成功解决了各类恶劣环境下的腐蚀防护问题,为我国国防建设及重大工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空天科技领域,团队多次参与“天宫”与“神舟”载人系列空间站材料及部件环境适应性研究服务,开展了材料腐蚀寿命预测与快速精准评价,解决了“天宫”系列空间站重大腐蚀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与空间站材料及部件环境适应性研究服务

在电子通讯行业,5G技术方兴未艾。项目团队与华为公司合作,建立了华为电子通信关键材料数据库及共享系统,基于等效加速模拟腐蚀试验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华为产品针对在不同国家、地区大气环境特征需求的快速选材与寿命预测,因此,华为老总任正非在各大场合都有底气说出“华为有几十年都不会腐蚀的材料”这句豪言。

华为腐蚀数据库

在基础设施方面,团队积极助力川藏铁路的建设工作,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实施腐蚀环境调查及材料适用性评估项目。团队在川藏铁路沿线典型地区进行户外试验,应用腐蚀大数据监测装置进行了Q420q、Q345qENH和Q690qENH等多种材料的在线评估,试图绘制川藏地区大气腐蚀性等级地图,首次实现了高寒高海拔地区腐蚀监测技术的全方位应用,使高原苛刻环境下的铁路维护成为可能。

团队积极助力川藏铁路的建设工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团队承接了保障中马友谊大桥安全服役百年的重大任务。针对高温、高湿、高盐和高辐射等严苛海洋大气腐蚀环境,利用耐蚀元素与组织调控和腐蚀大数据方法,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四高”环境的高镍耐蚀钢及其配套关键技术。

首次积累了自主研发的高镍耐蚀钢在“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腐蚀数据及相关环境信息,为后续金属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结合高镍耐蚀钢与重防腐涂层协同关键技术,解决了严酷海洋环境重大装备与设施长效防腐和安全服役的技术难题。

解决严酷海洋环境重大装备与设施长效防腐和安全服役的技术难题

创造价值 共享战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一个成功的科技产业项目往往能产生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医腐科技凭借其领先的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平台,通过以“技术换数据”的商业模式掌握话语权,从而在腐蚀监测软硬件产品领域拥有了自主定价权。

前期主营租借和销售传感器、采集器及配套软硬件等业务,积累海量腐蚀监测数据,后期以腐蚀大数据在线监测与智能预测平台为基础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服务。团队已通过产学研转化形式实现营收过千万,预计未来营收额将不断攀升。医腐科技不仅创造了较高的直接收益,在节约成本方面也表现不凡。团队通过精准的监测和预测手段实现了合理选材与防护,有效地延长了材料使用寿命,降低了材料消耗和维护成本,间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医腐科技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团队通过高效的实时腐蚀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因材料腐蚀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眼。

医腐科技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团队现已直接带动项目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1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企业共建项目、上游设备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等共2000余人就业。医腐科技的出现促进了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以钢材行业降碳为例,2020年,我国钢铁企业平均碳排放量为1765公斤/吨钢,钢材需求量约8.74亿吨,团队的腐蚀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推广应用后,每年降碳潜力将不少于1亿吨。医腐科技的出现引领了学术前沿的发展,依托全球最大的腐蚀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团队在全球开创了“材料腐蚀信息学”,为国内外腐蚀同行和企业提供腐蚀大数据技术指导和服务。

探讨心得 分享收获

医腐科技未来展望

吴伟(团队负责人):半年时间,无数次的改进与完善,我始终致力于让项目的内在技术夯实、外在价值升华。路演经历突破了我的既定认知,不能像论文汇报一样过于学术,而应该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和商业潜力值。经过半年的备赛,我对创新创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的统筹与抗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创新需要突破常规,创业需要突破自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国赛的大舞台上,我们用汗水与泪水浇筑出了创新创业的金色之花。

杨小佳(技术研发):回顾历年的参赛获奖项目,我们会发现技术是项目出彩的核心,然而技术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我们需要始终保持昂扬之气,不断优化软硬件设备,努力开创全球腐蚀大数据新时代。仰望星空让我们有勇气不断突破,脚踏实地让我们有毅力持续前行。

李清(市场运营):科技创新不应该只停留在实验室,前沿的科技成果只有和产业结合,应用于生产生活,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在跟上下游客户对接的过程中,既要充满自信又要保持耐心,真诚地展现项目优势,促成合作开展。在未来,我们的技术将不断生长,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结合,反哺社会,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