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头狼科创训练营第三期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成功举办。现场汇聚了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的众多金种子团队及身经百战的创业导师们。本期头狼科创训练营由北京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 iCANX科学平台联合打造,聚焦具有硬核科技背景的创业者,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帮助创业者打通创新创业的任督二脉,发现和培育一批知本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活动伊始,iCANX全球科学平台CEO、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秘书长辛向军,北京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邓张升,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产业服务一部高校成果转化负责人贾丹分别致辞。
iCANX科学家基金投资总监焦柯围绕细分赛道展开分享。他认为,初创企业不应一开始就瞄准巨大市场,而应聚焦那些规模小、甚至看似“没有意义”的细分市场,通过独特的维度划分,找到“小(切口),大(市场),低(竞争),高(成长/毛利/匹配)”的市场机会,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
前全英学联创业发展部副部长、TEDx策展人、全球展望论坛北京执行理事侯凯荣分享了从跨界破圈到价值共生——在不确定时代做有“根系”的创业者。好的跨文化项目,既要像‘镜子’——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需求;也要像‘棱镜’——展现自身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部分(如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在不确定时代应有的“反脆弱”心法,创业者允许“试错留白”,不要害怕失败。最好的创业者是“故事编织者”,需要根系深扎社会需求,枝干则能在不同文化下自由生长。
盛景资深咨询顾问,投资总监王子威介绍了ICCP核心客户发现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创业者识别并验证核心客户的核心需求,这是克服创业失败主因——无市场需求和资金耗尽——的关键。ICCP计划借鉴了美国成功的I-Corps项目经验,其核心是一个高强度过程:8周内与100位客户或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实现“基于证据”的客户需求验证,而非基于“创始人信仰”的设想。通过这一过程,创业团队能够逐步找到并构建核心产品 (PMF)、核心销售体系,测算商业盈利,最终实现“烧脑不烧钱” 的精益创业模式。
乾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靖讲解了从法律角度看初创公司股权设计。科学的股权架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汇聚股东力量、促进决策并助力资本运作。股权设计需要综合考量控制权、股东利益平衡、公司发展目标等多种因素。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股权架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现场的创业者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提问,与嘉宾们就创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攻关、市场开拓、团队管理等核心挑战,展开多维度的深度探讨,思想的火花在问答间不断迸发。本期在众多项目精选了7个进行路演答辩,通过模拟真实的投资沟通,为未来的“乔布斯”们创业做准备。